北京消协约谈每日优鲜
但敬总得有对象,而敬的对象必定是神圣的,或具有神圣性,所以敬和畏又是联系在一起的。
有人根据哲学一词译自西方,而非中国本有,便断定中国没有哲学。但是事实上,这正是儒学也是仁学的根本问题,它与天地之生道、生意有密切关系,与天地万物息息相关。
面对人类的生存危机,在西方,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说,虽然历史背景不同,且涉及所谓现代与前现代、后现代的问题,但问题的实质并未改变。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有这样的问题,但各自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却不尽相同。如果说,儒学有宗教精神,那么,在这里表现得最为明显。宋儒解孝悌只是行仁之本而非仁之本,又说明什么?我们能不能将社会上的私情泛滥跟儒家的亲情与仁爱相提并论甚至归咎于儒家的仁?这些问题正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不是浮光掠影、断章取义就能够解决的。在现代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人们对儒学会有不同的理解,会做出不同的解释,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需要从不同视角出发展开广泛的对话。
前几年,出现了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这个讨论不了了之,没有任何结果。其实,对儒学的表面化的看法,还停留在黑格尔、马克斯·韦伯对儒学评价的水平上。为什么是伏羲始作八卦?其可能条件是什么?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
[16]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753页。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之说,是有考古学与文献学的依据的。疑古派用近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取得了很多成就。八卦作为一种符号,可能有多种意义和用途,它既是一种文化符号,同时又可能成为中国文字的雏形或基本构成要素。
[17]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753页。其中,渭河流域更值得重视。
以类取象是周易的一大特征,也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征。[10]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第592、610页。美国的何炳棣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他谈起渭河、秦岭一带的早期文明,用大量事实说明这一地区是中国早期文明最发达最集中的地区,部落遍地,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文历史的复杂性,就在于它是由人参与并不断创造的历史过程,而不是一件现成的器物。
关于六爻卦即重卦作于伏羲还是作于周文王,历史上曾经有过争论,后人一般认为作于文王。这些猜测,有无道理,有赖于文字学家去研究。至于有言黄帝者,其文不雅驯,即不足以成为典雅的告训,只能说明是民间的一些传说。从渭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大地湾遗址的发现,能够证明伏羲作八卦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信的。
就八卦所反映的思维方式而言,其深层意涵是一种类比思维,也就是类比逻辑。古有三坟五典之说,如果说五典是指《尚书》(尧、舜、禹、商、周),那么,三坟是不是指三易,即连山、归藏、周易?古人已有此说。
但是与许慎神农结绳而治及《系辞下》中上世结绳而治之说却不一致,因为按照这个说法,伏羲与神农应是上古。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
有一种说法认为:连山伏羲之易,归藏黄帝之易,周易神农之易。中国的文字,从开创到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黄河流域虽不是中国文明的唯一发源地,中国文明也是多元的,但是可以说,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最早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12]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第558页。[21]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第541页。不管怎样,这种人与天地并列的思维,大大提高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显然是《易传》时代的思维,与春秋战国时期人文精神的普遍高涨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易传》成于战国,孔子作十翼之说,只能说是开创性的)。
[17] 这个解释绕过了上古与中古之争,承认伏羲作八卦,并且进一步指出,伏羲作八卦是文字之肇耑(耑即端),但还不是正式文字。[11]《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两套系统在尽意这一点上会合了。但他又说,伏羲画卦之后,神农仍然结绳而治,以致出现饰伪,直到黄帝时的史官仓颉,初造书契。
这就是必须创造文字的原因。伏羲观象于天,取法于地,作成八卦,八卦是一个符号系统,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创造,表现了人的主体性。
为什么三画而成卦?后世解释者有卦象说、卦数说和卦位说等等,可以作参考。[7] 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9页。这并不否定周易对原始八卦的突破性发展。这正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延续性。
伏羲八卦是不是现在的样子,是很难说的,但是,其基本结构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1]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79年版,第558-559页。
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中西文化与哲学之间的最大差异。伏羲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至今的。
《系辞》所说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在这里体现得非常明显。从原始八卦到周易,这一基本精神是一贯的。
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变化呢?是一种纯粹的物理现象吗?这是研究《周易》者,特别是当代研究《周易》者,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历代学者,无不承认八卦即周易的基础。但是,八卦之作,以乾坤为天地,而天与地不相离,其他各卦又与天地不相离,共同组成自然界整体,而人与整个自然界处于不可分离的联系之中。其中,文字的创造,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所谓象,与卦象有内在联系,它是从卦象脱胎而成的。伏羲八卦的人文精神就体现在这里。
中国的天人合一之学,就其形成、发展的过程而言,从伏羲时代就开始了。类是个逻辑概念,即分类,其中有逻辑分析,将同一类归到一起,又是一种综合。
所谓圣人,就是睿智和德性的代表,这虽是后世人追加于伏羲的,但是能够反映伏羲作八卦是一种智慧的创造。从时空观上说,所谓伏羲八卦先天图,乾南坤北,坎西离东,震东北而巽西南,艮西北而兑东南,与这里的地理位置极为相似,以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八种物象配四方方位,与这里的气候变化十分吻合。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